“从长期投资来看,光大银行具有比较强的投资价值,按照董事会通过的分红方案,以及最新的股价,光大银行A股股息率在5%,H股股息率超过6%,居于银行前列,高于很多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我想这种稳健的经营业绩和较高的分红比例,有助于支撑光大银行股票可以作为一个优质的固收+的投资标的。”3月31日,光大银行(601818.SH)举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董秘张旭阳回应市值管理问题时表示。
光大银行3月28日发布的年报显示,该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下降7.05%,营收降幅比前三季度环比改善1.71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419.11亿元,同比增长2.03%。此外,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5%,与上年末持平,不良贷款余额492.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76亿元。
谈重点领域新增信贷
光大银行副行长刘彦在谈到“对公信贷投放重点领域”时表示,光大银行将持续加强对重大项目、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持续提升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2025年我行对公信贷中,我们单列了贷款高质量发展的专项计划,突出表现我行在对于科技、绿色、普惠、制造业、民营、涉农等一系列领域的信贷支持,这些领域的信贷支持在今年全年信贷增量计划中能够占到对公信贷增量计划的70%以上。”
在谈到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时,刘彦表示,在组织体系保障方面,光大银行在总行设立金融科技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行科技金融支持相关工作,在全行选出16家做科技金融的重点分行,覆盖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科技力量聚集、科技要素聚集的这些战略区域。在支行层面会选取有能力,有代表性的100家的支行做科技金融的特色机构,因地制宜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在产品供给方面,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金融供给,完善对重点科技企业创新主体的“股、贷、债、托、私”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服务方案。发挥光大集团全金融牌照优势,积极参与到优质科技企业的增资扩股和并购业务活动中来。同时会对科技企业推出科技研发贷、员工持股贷和认股权等创新类产品。此外,顺应科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行、承销和投资的完整链条,做好对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的增量投资资金的供给。
谈市值管理
张旭阳回应市值管理时表示,估值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安排,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是基础,市值管理是手段,资本市场的认可是关键。
“光大集团在过去一年完成了股权增持计划,增持我行股份超过1.2亿股,股权比重在不断地提升。主要股东中信金融资产也公布了增持计划,也在推进过程中,目前跃居我行第二大股东。”张旭阳说。
他指出,在股东投资回报方面,光大银行一直坚持比较稳定的分红政策,2021-2023年光大银行的现金分红,归属于普通股东利益的分红率一般是在28%左右。在今年1月也首次实施了中期分红派息,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达到了111.67亿元,2024年归普分红率达到了30.14%,比前三年都有所提高。我想,稳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包括分红政策稳定,有助于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
“从长期投资来看,光大银行具有比较强的投资价值,按照董事会通过的分红方案,以及最新的股价,光大银行A股股息率在5%,H股股息率超过6%,居于银行前列,也高于很多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我想这种稳健的经营业绩和较高的分红比例,有助于支撑光大银行股票可以作为一个优质的固收+的投资标的。”
谈2025年全年存款付息率
谈到付息成本和净息差走势时,刘彦表示,从2022年9月以来,光大银行积极参与行业自律,敏捷动态调整光大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和利率上限六次,从短端到中长端调整的利率下降了65-125个BP不等。进入今年,随着续作和新增存款利率的下行,总体负债成本不断下降,2025年到期的定期存款接近总存款的30%,预计2025年全年存款付息率下降20个BP以上。
“接下来在这几个方面还会持续发力。第一,会认真落实行业自律的相关要求,做好存款成本上限的合规性管理,以及同业负债合规性的管理。同时,会通过对公客户的综合化经营,通过现金管理、链式拓客、受托支付等,强化对源头性、基础性资金的吸收。”
刘彦表示,在信贷这一端,今年前三个月对公贷款收益率环比上年四季度表现持平,但是去年有两次LPR调整,会持续影响到今年,特别是一些存量房贷调整,对今年是全年的影响。几项加在一起,今年贷款收益率还是下行态势,总体来说,息差仍然在向下的通道上,压力犹存,但经测算,我们认为今年息差的下降会好于光大去年息差的下降幅度。
评论列表